2017-09-14 34889
2016,知识付费呈井喷式爆发。到2017年,预计其市场估值3-500亿,使得知识内容的消费观念和信息获取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。值乎、得到、分答、喜马拉雅上各等平台的走红,让知识付费一下成为万众瞩目的下一个风口。
但与每个风口时期的产品一样,知识付费市场在经历过火爆期之后,仍面临以下问题:大部分课程同质化严重,碎片化阅读影响用户体验,后续服务内容缺失,课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,以至于课程的二次付费率、课程完成率低。
2016年12月31日,罗辑思维&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刷屏了朋友圈。截止1月3日21点,优酷收费会员视频点击量超过300万;截止1月3日,“时间的朋友”关键词百度搜索结果超过3450万。更关键的是,这场演讲为罗振宇及其团队带来了1个亿的收入。而后,罗振宇还提出从「媒体」到「知识服务」的新观点。
他说的知识服务到底是什么?和知识付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?
1
罗振宇:从媒体到知识服务
罗胖的跨年演讲不知道大家看了没?在演讲中,罗胖历数了几大传统知识传播行业的行为不符合“知识服务”的定义。
罗胖对“知识服务”的定义是什么?他谈了自己心目中知识服务的三大特点:
针对特定用户
可交付
可持续
让我们来梳理下这三点:
1、针对特定用户是指,抓住每一个用户的切实需求,逮到一个用户,玩命的为他服务,让他反复付费。当然,这里的服务对象当然是付费用户。
2、可交付是指,这些您付费买来的知识,不单单是买了听了,更应该是听进去并理解的。
3、可持续,这不用说,就是用户对产品感到满意,进行二次三次四次...呼朋唤友一起来付费,实现知识产品链条的购买循环。
虽说罗胖提出了知识服务的概念,但他主创的得到或其他的知识付费产品秉承的是否是他口中的“知识服务”呢?
2
知识付费“半成品”化
无法实现用户预期
开始之前,先问您三个问题:
1、您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吗?花了多少钱?
2、您购买的产品课程都学完了吗?学习效果如何?
3、就目前学习效果,您愿意再次/多次购买其他付费课程吗?
用过得到、知乎live、喜马拉雅的都知道,作为知识付费产品,消费者买到的大多都只是课程内容,仅有少部分拥有向大v老师提问的机会,更别提其他服务。(知乎live可以提问,但提问也仅限于开课期间,课程结束之后,再无其他服务。)
也就是说,这类知识付费产品内容仅仅包括选题、包装和开课,缺乏完整的后端服务链条,更严格地来说,只算一个“半成品”。卖了课程,剩下知识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应用都靠用户自身,课程体验多数无法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预期,二次购买率和课程完成率极低。
本应完整的内容变现链条
▼当前大部分知识付费产品只完成了前半部分▼
且人人都是网红大v的时代,知识付费产品也趋向于快餐化、同质化和碎片化,逐渐变成了收割流量的行为。
3
服务付费才是未来
赋予内容更多附加价值
如果当前知识付费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学习体验,那么务必需要一个新的产品形态——服务付费产品来推动其发展,一个操作简单和拥有完整服务体系、能提供除授课外的课程服务帮助用户完成学习的知识产品,来弥补当前知识付费市场空缺。
让市场重新认知和定位知识产品——用户不仅仅是为了知识买单,而是为了知识服务买单。
服务付费才是内容变现的未来,它赋予了内容更多的附加价值。到底知识付费提供什么样的服务,才算是完成了服务付费呢?
4
学拾内容变现
你想不到的内容服务体系
学拾,专注于将内容变现的Saas云平台。除了你们熟知的、拥有全方位知识变现功能、知识分销、小社群外,还有额外的知识服务体系。
1)会员体系功能:全方位的付费会员体系,可针对性开启会员特权(课程专栏特价/免费等),更可以通过会员大数据,了解用户付费阅读习惯,进行用户画像定位,精准针对用户习惯进行内容推送,提升用户体验及用户成交。更好地实现罗胖所说的,针对特定用户服务。
2)付费用户私问功能:针对用户与讲师的互动,推出付费用户私问功能。让有需要的学员能在课后与讲师就相关问题进行询问,以便更好地理解、内容交付,给付费用户以良好的付费体验。讲师也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私问,避免非必要的打扰。
3)线上线下群体活动功能:除了课堂交流和小社群内交流外,学拾更是提供了线上线下活动召集功能。讲师或平台可发起免费或付费线上线下讲座沙龙直播等活动,有兴趣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会员(付费)报名参与。活动开始前还可群发消息对报名人员进行活动提醒等。
学拾,更多内容服务功能均为了知识付费者量身定做。要想达到罗胖所说的知识服务那三点:针对特定用户、可交付、可持续,必须由服务串联内容变现闭环,在完善知识付费课程体验后实现二次三次可持续传播购买。
知识付费时代来了!
▼▼▼
学拾免费版
1分钟快速开启您的变现之路
立即开通赠送50元资源费用
官方咨询热线:400-118-5335
企业咨询QQ:80000 5515